“孩子們的笑臉,是家庭幸福之所系,是祖國希望之所托,是企業責任之所在”,2020年以來,中國東航堅持“黨組超前部署、工會立體推進”,通過把“女員工生育包容獎勵政策”列入企業2021年實事項目工程、發布進一步升級優化的《東航集團員工育嬰陪護假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組合拳”,持續為員工打造優化生育包容獎勵政策矩陣,并從今年7月開始全面施行。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于近日發布之際,這家素來孜孜以求“幸福東航”建設的民航央企,已蹄疾步穩、先行一步。
女員工生育慰問新政,重點旨在鼓勵生育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東航集團黨組立即落實部署,第一時間啟動了專題研究,于當年12月提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立足百年大計,關注民生需求,加快研究制定東航集團女員工生育包容獎勵政策。今年1月17日,東航2021年實事項目工程正式發布,女員工生育包容獎勵政策名列其中。
東航集團在該實事項目啟動的第一時間,就成立了由企業人力部、群團部、財會部、法律部組成的項目小組,不斷收集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參考各地生育相關政策,同時咨詢上海市婦聯、社保機構、上海市律師協會等有關專業部門的意見建議,形成初步方案;隨后在全公司范圍內廣泛征集員工意見,激起了廣大員工、尤其是女員工的熱烈反響與反饋;在此基礎上,實事項目小組又經過近四個月的反復研究與討論,就二胎認定、報銷憑證、申請流程、統計歸口等內容作了梳理明確。
經由多次深入修改完善,2021年7月,東航女員工的生育慰問新標準正式實施,由此前女員工每次生育可享受慰問,變為女員工生育第二胎(含以上)每孩均能享受慰問,并將生育第二胎(含以上)的慰問標準提升為過去的2.5倍。
育嬰陪護假+感恩計劃,緩解“不敢生”焦慮
要解決群眾“想生”而不敢生的問題,不僅僅需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持,更有賴于解決群眾在育兒、照顧家庭方方面面的精力和時間顧慮。東航對此有著明確的認識,并及時采取了“可執行、好操作、暖人心”的行動。2021年7月1日起,《東航集團員工育嬰陪護假實施細則》正式施行。
根據這項新《細則》,符合國家政策生育第二胎(含以上)的東航女員工,可在產假之外,再另行申請10天的“育嬰陪護假”,與產假接續使用。此前,自2020年初開始,依托東航集團“感恩計劃”實事項目,《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員工父母護理假管理辦法》也已制定發布,以滿足員工贍養、照料年長患病父母的需求。
為滿足“祖孫三代”、“多孩家庭”的出行及其他需求,東航在免優票額度及使用細則、醫藥費報銷、節日慰問等方面,也實實在在地給員工家庭帶來了“福利”甚至“驚喜”。與此同時,東航集團黨組還開始著手研究普惠托育服務、男員工的父親育兒假等相關事宜。
優質產品+航空教育,助力全社會“育苗”事業
“與孩子有關的事,就是東航的大事”,東航多年來始終把教育扶貧、兒童關愛等作為脫貧攻堅和“愛在東航”大型公益項目的重中之重——
在“愛在東航·情系臨滄”3+X教育幫扶行動中,東航推出“愛在東航·優秀園丁獎”和“優秀學子獎”;持續開展“圓夢助學”行動,與貧困學子一對一結對助學,資助數千名學生;設立“希望小學關愛金”,直接資助援建多所希望學校。
為孩子獻上別樣的“請進來、走出去”,東航各地員工們常年走入山區鄉村、祖國邊陲的各級校園,為孩子們送去各類愛心物資、帶來生動的“藍天課堂”。從資助先天性疾病患兒來滬義診,到每年邀請多批山區孩子看外面的世界,“幸福東航”始終將“特別的愛”留給孩子,一批當年受關愛幫扶的各族孩子,如今已成長為東航優秀員工飛上藍天。
關愛孩子離不開社會的廣泛參與。就在今年7月23日,東航與中國福利會合作推出的“百年筑夢·雛鷹展翅”少兒航空飛天計劃暨首屆航空夏令營,正式開營,雙方將發揮優勢打造具有中國特色、行業特色、文化特色的研學產品,創新“航空+教育”,拿出企業資源,為孩子們營造更多彩、更豐富的素質教育與學習空間。
東航更在積極設計推出諸多家庭親子航旅產品,持續優化打磨無陪兒童出行服務,從民航專業角度著手,為社會各界提供體驗更好、品質更優的親子服務,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成長為中華民族的參天大樹。